|
造紙行業COD排放壓力大作為傳統工業部門,國內造紙業近10年來在環保方面取得的成績比較好。但必須承認,造紙行業仍然是“COD排放俱樂部”頭號會員,承擔了巨大的減排壓力 作為傳統工業部門,國內造紙業近10年來在環保方面取得的成績比較好。但必須承認,造紙行業仍然是“COD排放俱樂部”會員,承擔了巨大的減排壓力。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永新在不久前表示,制漿造紙行業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0.88%,COD排放卻占到35%,這決定了行業難以長久維持現狀。據透露,造紙行業內部提出的預期減排指標為COD排放減少10.4%,年平均降低2.2%,在產量保持增長的同時,從2010年的106萬噸降至2015年的95萬噸。 “十二五,造紙行業主要通過結構減排和深度治理實現削減污染物目標!敝袊h境規劃院水環境規劃部總量控制室主任、高級工程師吳悅穎向記者表示,他們對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行業進行了排放總量和排放強度的核算,預計工業COD和氨氮的減排量約為120萬噸和10萬噸。 吳悅穎分析說,在結構減排方面,“十二五”期間,對于造紙企業,要求淘汰無堿回收的堿法(硫酸鹽法)制漿生產線,單條產能小于3.4萬噸的非木漿化學漿生產線,單條產能小于1萬噸的廢紙生產線,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年生產能力5萬噸以下的化學木漿生產線以及部分銨法制漿,據測算,大約需要淘汰造紙生產能力800萬噸。在深度治理方面,主要通過加快節水技術改造,提高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率,同時強化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到2015年,預計造紙及紙制品業新增日污水處理量300萬噸。 她特別提到了2008年8月1日實施的《制漿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根據排放標準測算,造紙廢水的減排將能為工業源總量控制做出很大貢獻”。吳悅穎說,當初標準出臺時,我們也有疑問,這么嚴格能有多少企業達標?在后來的調研中,我們發現不少大企業是可以達標的,治理費用也并非不可承受。 環保標準的不斷提高正在給造紙行業自我調整不斷加壓。標準實施的第一階段后,所有制漿、造紙企業都需執行(COD)排放限值100mg/L以下的標準。吳悅穎說,必須承認,目前還有很多造紙企業沒有達到這一要求,而這也是造紙行業進一步減排的空間所在。 “首先要推行清潔生產,如果什么都不做,只靠末端生化治理是很難達標的!眳菒偡f表示,無論是堿法還是酸法,制漿工藝都要對廢液進行回收?梢哉f,如果沒有回收工藝,基本可以直接認定企業無法達標。如黑液提取和堿回收、白水回收等資源回收利用的措施,都可以減輕末端治理的負荷。 在提出工業行業削減任務的同時,環境規劃院的相關課題組也考慮了相關的可行性技術和工藝。以造紙行業為例,首先要根據原料和產品種類、廢水來源和性質確定源頭治理工藝(化學制漿生產系統采用能源和化學品回收、循環工藝用水等措施;機械漿和化機漿生產系統應采用清污分流、循環工藝水、纖維回收等措施;造紙生產系統應采用循環工藝水、白水回收等措施);然后根據現行的國家和地方相關排放標準等因素確定制漿造紙廢水末段治理系統,包含厭氧單元的二級處理工藝和必要的深度處理,在末端治理環節就可以達標。 “企業肯定要增加投資,但并沒有增加到不可接受的水平。而環保成本的增長確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淘汰一些治污水平不高的小企業!眳菒偡f說。而據造紙業內人士介紹,造紙業萬噸產能投入已達1億~1.5億元,這和鋼鐵、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的投資額基本相當。 而對于新的控制指標氨氮,吳悅穎表示造紙行業的問題并不大!拔覀兣c造紙協會合作研究發現,對于造紙行業,其廢水中氨的來源包括亞銨法制漿廢液、廢水生化處理廠投加的過量營養鹽、瓦楞廢水中的原淀粉、植物原料中含有的氨等! 其中,亞銨法制漿廢液和投加過量的營養鹽是造成造紙行業氨氮超標排放的最主要來源。對于小型亞銨法化學制漿企業,其廢水氨氮濃度為大中型企業的2~4倍,導致其處理成本增加,以至于部分小型企業無法承受。因此,“十二五”減排措施中考慮淘汰一批銨法制漿企業。投加過量營養鹽使造紙廢水氨氮濃度升高從而導致運行費用提高的企業,其運行成本的增加完全是由于企業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應該通過提高企業廢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要求來降低氨氮排放。 造紙行業作為第一排放大戶,是否會效仿電力行業進行總量單列甚至項目審批權上收?吳悅穎表示,作為重污染行業,未來造紙行業可能會實行區域、行業總量控制,比如某地沒有削減下來的造紙行業水污染指標,就不能上新的造紙項目,這樣對促進以新帶老的政策效果將十分直接。 |